“結論已經十分明確:氣候變化是對人類福祉和地球健康的威脅。如果適應和減緩氣候變化的全球行動有任何拖延,都將導致人們錯過一個正在迅速關閉的機會窗口!痹谡g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2月28日發布的一份報告中,來自67個國家的270名科學家這樣表示。 過去兩周,195個會員國審閱并批準了IPCC第二工作組的報告《氣候變化2022:影響、適應和脆弱性》(簡稱報告)及其決策者摘要。這是自2014年IPCC第五次評估報告發布以來,對氣候變化影響和適應氣候變化戰略最全面的評估,包括18個章節和7個跨章節文件,引用了超過34000篇科學論文。 “這份報告是對不作為的后果發出的嚴重警告。我們今天的行動將決定人類如何適應自然以及如何應對不斷增加的氣候風險!痹诋斕斓陌l布會上,IPCC主席李會晟表示。 ▲中東地區日益嚴重的干旱將危及該地區的農業。圖片來源:AHMAD AL-RUBAYE 風險攀升,城市是防控熱點 當前,全球人口超過一半居住在城市,能源方面的二氧化碳排放量75%來自城市。城市大多分布于泛濫平原、干旱地區和沿海地區,因此越來越容易受到極端天氣的影響。 “日益增長的城市化和氣候變化會帶來復合風險,尤其是對那些規劃不善、貧困和失業率居高不下以及缺乏基本服務的城市!盜PCC第二工作組聯合主席Debra Roberts表示。 讓問題變得嚴峻的是,從2015年到2020年間,全球城市人口增長了3.97億,其中90%以上在適應能力有限的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國家的中小城市未經規劃和非正式的社區。這增加了氣候變化下城市的脆弱性。 報告就氣候變化對城市造成的影響、風險和城市如何適應氣候變化進行了詳細評估,認為人類的健康、生活和生計以及財產和重要基礎設施,包括能源和運輸系統,正日益受到熱浪、風暴、干旱和洪水帶來的災害以及緩發變化(包括海平面上升)的不利影響。 好的一面是,城市應對氣候變化的能力不斷提升。從“綠色”的基于自然的解決方案到“灰色”的基于基礎設施建設的保護措施,城市規劃者和決策者正在利用科學知識管控風險,制定氣候減緩和適應戰略。同時,“智慧城市”等新概念層出不窮。 “城市也可以為氣候行動提供機遇,比如通過節能建筑、可再生能源供應以及連接城鄉地區的可持續運輸系統,建立更加包容和公平的社會!盧oberts說。 宜居未來,保護自然是關鍵 當前,氣候變化已經改變了世界各地的海洋、陸地和淡水生態系統。 科學家在報告中指出,氣候變化導致的當地種群滅絕在動植物中很普遍,在報告檢測的976個物種中有47%與年溫度增加相關。例如澳大利亞昆士蘭州環尾狐猴負鼠的白色亞種在2005年的熱浪之后幾乎消失,2009年密集普查只發現了兩只個體;該國珊瑚裸尾鼠2009年之后便無人得見,2016年宣布滅絕。 這意味著,到2100年,如果升溫水平超過2℃,滅絕和生態系統崩潰的風險將迅速上升。 不止于此,報告還指出,升溫造成的區域野火面積增加已經使樹木死亡率比工業革命前增加了20%,導致生物群落在緯度上轉移了20公里以及海拔上升300米。如果不能實現《巴黎協定》的目標,2100年海平面上升對沿海生態系統和人類造成的風險很有可能增加10倍。此外,受到氣候變化和其他人為壓力的威脅,洪水風險調控、糧食和水資源供應等生態系統服務能力將進一步降低。 “生態系統保護和恢復可以提升生態系統的氣候恢復力,并以巨大的共同效益為恢復生態系統服務創造機會!盜PCC第二工作組聯合主席Hans-Otto Portner表示,健康的生態系統對氣候變化更有韌性,并可提供生命攸關的服務,例如糧食和清潔的水。 Portner表示,通過恢復退化的生態系統,并有效和公正地保護地球30%至50%的陸地、淡水和海洋棲息地,人類可受益于大自然吸收和儲存碳的能力,加速推進可持續發展。 “要實現這個目標,充分的資金和政治支持至關重要!彼f。據介紹,報告分3個部分,分別聚焦氣候變化的自然科學基礎,影響、適應和脆弱性,減緩氣候變化。第二工作組的報告是IPCC第六次評估報告中的第二部分,報告將在今年下半年完成全部內容。 ▲IPCC評估報告 圖片來源:IPCC 緊急行動,抓住機會窗口 “這份報告認識到氣候、生物多樣性與人類之間的相互依存性,對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和經濟科學的融合比IPCC以前的評估報告更緊密!崩顣杀硎,“報告強調迫切需要采取更具雄心的行動應對氣候風險,并要不折不扣地落實! 報告明確指出,具有氣候恢復力的發展在目前的升溫水平下面臨挑戰。與更高的升溫水平相比,采取行動將全球升溫限制在1.5℃,將大大降低人類系統和生態系統中與氣候變化有關的損失和損害,但不能完全消除它們。而目前各國的排放政策和承諾將使世界變暖約2.3℃~2.7℃。 “這一關鍵發現強調了采取氣候行動的緊迫性!盤ortner說,充足的資金、技術轉讓、政治承諾和伙伴關系有利于更好地適應氣候變化、減少排放。 Roberts表示,報告明確表明,應對不同挑戰事關各國政府、私營機構以至我們每個人!霸跊Q策和投資中應該優先考慮減少氣候風險以及公平和正義。這樣便可緩和利益沖突,有效解決相關問題!彼f。 (編輯:逍遙客) |